中国目前已迈入统一地权的历史性门槛。 据透露,《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正式列入将于10月份举行的中央重要会议的立法规划,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将会出现转折性变革。 据悉,在此次会议上确定的关于修改土地制度的核心就在改革征地制度上。 有业内人士称,将有4.3亿亩农用地直接转入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本报讯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10月的这次重要会议上,立法热点将是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为重点的《土地管理法》的修改,而此次修改将主要依据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28号档,在这个《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强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
据他透露,此次土地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在保持关于现行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建立起城市与农村不同的土地拥有统一使用权的体系,要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保为法定不动产,其转让过程也要按照不动产进行转让,而由此也将形成全国统一的土地使用权法律体系,将体现平等性、有偿性、期限性。
在实行的具体方式上,此次改革可能将遵循「总体保障、分期实现」的原则,就是将通过法律的修改来实现农民住房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商品化,将用分重点、分区域、分期的方式三步走,而在此基础上,耕地政策仍然保持现有法律不变。
据了解,「统一地权论」最早的提出者是知名经济学者武建东,他21年前在国务院的房改办工作,按照他的说法,那时的主要工作是解决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盖房子缺钱的问题。 「当时并没有考虑到将城镇和村级住宅一体化流通,也没有考虑到土地市场的重要,现在看来,一体化土地改革是一个绕不开的节点。」武建东说,一个原因是,中国目前已经进入高速的现代化阶段,而此时所需要的建设用地量比以往翻倍增长。
据国土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农民的住房面积在200多亿平方米(约合0.3亿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面积是4亿亩,按照武建东的说法就是将这两块内容直接转入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这200多亿平方米的住宅如果按照村镇的平均800元的成本造价计算,价值是20万亿元人民币,而4亿亩的农村建设用地的价值也在10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如果实现了这一计划,那么农民的财产将体现真正价值,农村的市场经济体系也将重新构架。」武建东说。
「在过去,有的地方政府以廉价的征地方式解决建设开发使用,造成了对农民利益的损害,如何以一种公平的方式来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此次改革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央党校研究室专家曹新表示。 在他看来,推行地权统一的最大阻力还来自于地方政府。 他分析,在过去,一些县级市没有独自收税的权力,在上缴国家利税后才能留取一部分资金做财政用,但这些钱远不够维持开销,因此对农民进行征地,再卖给企业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地权统一了,农民的土地直接进入市场了,那也就等于绕过了地方政府,这必将遭到一些地方政府的反对。」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加拿大媒体:地方政府强烈反对中央酝酿4.3亿亩农地入市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