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神舟七号”航太飞行进行了比过去更加开放的大量直播报道。 不过,当局仍然希望牢牢控制媒体对中国航太计划的报道,香港媒体和中国内地非中央级的官方媒体的记者则千方百计地试图冲破当局设置的严密封锁。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中央电视台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全程追踪报道了“神七”载人航太飞行。 香港媒体也同样充满热情地报道了这次历史性太空之旅。
*不满足只依赖新华社和CCTV*
香港有线电视是香港唯一一家全天24小时新闻台。 虽然它与香港其他媒体一样具有无孔不入和冲锋陷阵的专业精神,但是它在报道这次航太飞行时所采用的现场电视画面基本上来自解说员说普通话的中央电视台。 香港的报刊等平面媒体在报道“神七”航太飞行时也大都采用新华社的新闻照片。
然而,亲北京的香港大公报和中国内地官方媒体星期一刊登的相关报道显示,中国的媒体,包括那些一向亲政府、很爱国的香港报刊,并不满足于只转载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提供的稿件和图像。 他们派记者不辞千辛万苦、试图突破当局设置的多道防线,为读者和观众提供第一手报道。
*历尽艰辛潜伏牧区*
大公报记者乔辉为了躲避当局的搜查和清场,在内蒙古牧民家中潜伏数天,最后得以在神七返回舱着陆一两分钟后便抵达现场。 大公报与其他媒体的一两百名记者提前几天就偷偷地潜入了航太员预定着陆的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 他们投宿在牧民的家里,忍受着供电不足、饮食不足和气候寒冷等诸多的不便,但最艰难的是躲避警察的搜查。
乔辉说,在神七航太器返回地面的当天,安全人员对预定着陆点附近进行了几次地毯式的搜索,结果清查出躲藏在附近牧民家中的大部分记者,他本人却成功躲过了搜查,然后乘牧民驾驶的摩托车到达了航太器的著陆点,比乘直升机抵达现场的中央电视台记者还要早几分钟。
而大公报另外一名记者王静秋突破重围失败。 她在牧民家的羊圈里埋伏了五天五夜,但是在神州七号着陆三小时前被发现。 王静秋说,安全人员暂时没收了她和同事们的照相机和电脑,还说是因为当地牧民的举报才将他们搜查出来。
另外,湖北楚天都市报的两名记者也以蹲羊圈、趴房顶、卧河滩等方式躲过了联防队员、警察及边防部队的多次搜索。 记者苏海涛在报道中写道,他们在潜伏牧民家中的四天时间里忍受了饥饿、缺乏生活用水、寂寞和担心被抓到的恐惧。 苏海涛说,他们还要避免被前来串门的羊倌和其他牧民看见,因为牧民每举报一个记者或者其他无关人员,政府会奖励500元现金。 但是他说,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最后他们突破封锁线,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着陆现场,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太的历史性时刻。
中国当局曾表示,由于航太器着陆点和着陆时间难以确定,因此难以安排记者前往航太器返回地点进行现场采访。 中国政府上星期还在北京开通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太飞行新闻中心,为中外媒体提供飞行新闻资料和航太飞行专家的解说。 另外,一些境内外媒体还应邀到酒泉航太中心采访了神舟七号的发射升空。 一些外国记者说,中国政府比以前更加开放媒体对航太项目的采访。
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美国媒体:中港数传媒记者突破封锁报导神七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