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德国媒体:空客落地天津后的巨大挑战


上周日,欧洲空中客车制造公司总裁恩德尔斯与中国总理温家宝共同在天津主持了欧洲境外的第一条空客飞机组装线建成投产仪式,今后A320和A318两种机型将在天津组装出厂。南德意志报指出,空中客车公司想以此大力扩大在中国的商务,希望中国继续以大型订单回报空客公司。不过,空客飞机在中国组装也有一些现实问题:
"为了适应进入中国的战略需求,空客公司愿意接受A320在天津的初期生产成本高于汉堡的现实。主要原因是运输费用较高、派往中国的空客公司工作人员享有高薪待遇以及由于长途海运,部件需提前三个月生产。所有组装部件在汉堡集中后,用船运往天津,行程长达一个月。另外,A320机翼的一部分在中国生产,然后运到英国的菲尔顿配备,这样配件甚至要经历两次旅行。但空客公司准备尽快改变这一体制,以节省运输费用。从中期来看,总体费用将降到欧洲水平。

长期以来,空客公司内部对投入中国的决策一直有争议。有人担心,中国会利用空客技术,加速自己的飞机制造进程,空客公司将间接为自己制造新的竞争对手。但最后是主张投入中国的意见占了上风,恩德尔斯说,'要取得成就,必须把一部分让给别人,包括技术在内'。过去三年内,也就是作出在天津设立组装线的决定后,空客公司一共获得三大订单,共460架飞机,这些订单须由中国民航总局批准。"

空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公司的合资企业位于天津经济开放区内,过去这里是一片盐碱荒滩。新苏黎世报介绍了1984年天津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这片地区的巨大变化后说,现在这一地区面临巨大的挑战:

"从事战略咨询的布茨公司不久前对在中国经营的美国企业进行了一次问询调查。结果表明,53%的企业认为,由于成本压力增大,中国作为最佳低工资国家已失去了吸引力。近五分之一的企业在考虑把生产点转移到其它国家。

天津的大型发展计划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过去几年,天津无疑做出了很大成绩,但新的现代化方案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不断上扬的生产和运输费用、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以及许多领域依然存在的计划经济和国家思维增大了取得成功的难度。

要想在世界上保持高科技基地的吸引力,不仅需要有现代基础设施和有吸引力的税务制度,而且要有提供服务的政府部门、高水平的劳动力以及能够进行国际思维和交流的经管人员。而纯粹自我复制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不能带来创新思维,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许正面临过去三十年从未遇到的挑战。"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