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8日星期日

中国时报:翟志刚太空漫步25分钟 误传火警

中国太空人翟志刚昨(廿七)日下午四时卅五分,顺利出舱并完成多项太空实验任务,出舱活动持续廿五分钟廿三秒,继美、俄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接下来中国将在太空建立实验室,为组建太空站预作准备。

不过,就在翟志刚出舱过程中,一度传出轨道舱着火,飞控中心紧张万分,结果查出系传感器误报,一场虚惊后,又恢复正常。 此前,直播画面几度中断。

启舱传沉重喘气直播几度中断

由于这次出舱活动全程录影。 当翟志刚开启舱门出舱时,萤幕显示他颇费周折,地面飞控中心什至听到太空人沉重的喘气声,之后传出轨道舱有着火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说,当时在出舱过程当中,听到在返回舱的太空人报告有着火点,「当时我们的心情是非常紧张,后来说是轨道舱有着火点,我们反而轻松,因为那时轨道舱的舱门打开了,和外界真空环境相通,没有氧气,不可能着火。」

经查实,王兆耀说,「是一个传感器虚警」,因此对「神七」后面整个的飞行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三名太空人进行天地通话。 估计胡锦涛当时也不知道先前的一场虚惊。

昨下午四时卅五分十二秒,翟志刚在刘伯明和景海鹏的协助下,经过一番周折开启轨道舱的舱门,他身穿中国制「飞天」舱外太空服,以头先出舱的方式实施出舱活动,并向安装在太空船推进舱的摄影机挥手致意。

抓特定把手前行取回实验样品

接着,他接过刘伯明递上的五星红旗挥舞摇动。 随后,他朝轨道舱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安装处缓缓移动,进行「太空漫步」并取回样品,最后递给太空人刘伯明,整个出舱活动持续廿五分钟廿三秒。

所谓「太空行走」(即太空漫步),实际上是太空人出舱活动时,并无路面可走。 此次中国太空人行走主要不是靠脚,而是用手抓着舱外特定的把手前行,取回实验样品,行动艰难,并非如美国太空人「拽着绳子跑」。

有人说,美俄两国四十年前就执行太空人舱外活动,中国不过是步人后尘。 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专家朱毅麟则说,这是外界认识上的误区,中国太空人出舱是取回八十个在太空船外的固体润滑材料和太阳电池片等实验样品,其实就是两项实验,测试这两种样品经太空的微重力、真空、热辐射等环境下,经受长达近五十小时的考验,是否出现腐蚀。

为预建实验室作准备下午返航

不要小看这个动作,如果实验显示样品不出现问题,这就为中国下一步发展太空实验室预作准备。 朱毅麟说,因为中国的太空实验室要存在五至十年,所以要测试放在太空的东西,会不会腐蚀。 美、俄太空人的任务则不同,他们出舱不带任何任务,只是比谁先上天,谁先出舱,有别苗头的意味。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工程师邓一兵透露,如果神舟运行顺利,将按照原计画于二十八日十七时四十分返回。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