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武汉的婴儿因服用三鹿奶粉患上了肾结石,目前正在医院就医,他的家人愁眉不展地在一旁照料。 法新社
毒奶粉里的三聚氰胺从何而来陷入罗生门。 河北石家庄市政府与三鹿集团对外坚称,是不法奶农在鲜牛奶收购过程添加所致。 但中国食品业内人士质疑,鲜奶添加三聚氰胺的技术门槛颇高,非一般奶农能掌握,事实真相疑点重重。
本报讯
三鹿集团一位副总裁曾表示,在工厂生产环节绝不可能添加三聚氰胺。 该集团传媒部也说,在整个奶粉配方和生产过程中均不需要三聚氰胺,该厂也从未采购过这种原料,更不会将三聚氰胺添加到奶粉中。
鲜奶加「料」技术门槛高
《中国时报》报道,食品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奶粉出现三聚氰胺的可能性有三:一是奶牛食用含三聚氰胺的饲料并传至鲜牛奶里。 但奶牛在食用此饲料后,三聚氰胺应会累积于奶牛体内或是消化后排出体外,不可能以「原封不动」的化学形式进入鲜牛奶。
第二种可能性是三鹿集团所称,不法奶农直接在鲜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三聚氰胺为无味、微溶于水的「白色单斜晶体」,鲜牛奶所能溶解的量有限,况且牛奶的蛋白质、水与脂肪等含量比例固定,若「额外」加入三聚氰胺,蛋白质含量将大幅增加并改变成分比例,十分容易被发现。
第三种可能是在生产过程添加,由于在鲜牛奶里加入三聚氰胺后,需再加入水与均质脂肪调整营养成分,调配技术门槛颇高,非一般奶农能掌握,故外界怀疑可能是生产商所为。 但石家庄官方与三鹿集团均否认生产过程出问题。
「各环节均有添加可能」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认为,奶粉生产过程包括原料乳验收、过滤、高温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冷却、包装、装箱与检验成品等环节,「从奶农到中间商到加工厂,其实都存在添加可能性。」
不过,王丁棉从牛奶取得过程分析认为,三聚氰胺来自奶农的可能性最高。 三鹿集团鲜牛奶来源绝大部分由所属农场供应,有专门技术员控制品质,问题不大;小部分则由奶农供应,其中又分奶农直接送交三鹿,以及透过「奶霸」转交厂家。
「奶霸」即奶贩子,经常强行收购奶农奶源,再添加各种水、添加剂等加工造假。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院长罗云波也指出,三聚氰胺十分廉价,加在牛奶里可带来蛋白虚高效果,自然有人会贩售,「有些农民可能知道实情,但有的可能却不清楚有害。 」
归罪奶农养牛户不认同
另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石家庄一位知情人表示,一些石家庄小奶站收购养牛散户的牛奶,再集中供给奶粉生产企业,为从中获取经济利益,会搀加「洗衣粉」但石家庄东部蒿城市养牛户则称,如果说几年前奶农掺假还有可能,现在奶牛挤奶全部实现机械化,集中到挤奶厅统一挤奶,牛奶挤出直接自动称重封存,奶农根本无机会搀假,他对三鹿归罪于奶农的说法不认同。
2008年9月16日星期二
加拿大媒体:疑点重重毒物来源陷「罗生门」奶霸「施毒」可能性高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