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陷入奶制品质量恐慌,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进一步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
与此同时,官方新华社引述法学专家称,三鹿奶粉事件反应中国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政企不分的问题。
新华社星期六(9月20日)引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卫平说,在没有把政企真正分开的情况下,“企业出了问题,政府就是共犯”。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对地方官员作出了批评,要求各级干部要从今年以来各种重大事故中记取“惨痛教训”。
胡锦涛星期五出席中共中央党校的专题研讨班时说,今年以来发生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反映一些干部缺乏忧患和责任意识。
胡锦涛抨击一些干部“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星期六在北京和上海多家商店内,售卖奶制品的货架几乎全部净空。
跨国咖啡馆集团星巴克更宣布在中国国内300多家分店停用蒙牛供应的牛奶,所有加奶的咖啡都改用豆奶冲调。
继新加坡宣布全面禁售中国奶制品后,马来西亚也加入了禁售行列。
据中国官方统计,目前证实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乳制品而生病的婴幼儿童数目为6244人,158人确诊患上肾结石,4名婴孩已经死亡。
“政企不分”
对于三聚氰胺乳品事件引发的监管忧虑,张卫平说:“三鹿奶粉事件说明中国某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并没有真正分开,政府职能亟待彻底转变。”
新华社引述张卫平说:“我们现在的某些行政机构往往在执行职能时,独立性不够。”
“既然要对企业进行监管,就必须和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
张卫平指出,商人和企业是以谋取利益为大前提,政府的职能则是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安全的社会秩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解决交通问题,而不是与企业保持著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三鹿奶粉事件被揭发后,企业所在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引咎辞职。
张卫平说:“政府依法行政,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家长忧心
继三鹿奶粉被揭发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食用后患上肾结石后,伊利、蒙牛和光明等中国知名乳制品企业也被验出产品含有这种化学物。
据报道,中国各地仍然继续有焦急的家长涌到医院,要求替孩子检查身体。家长们转而搜购进口品牌奶粉。
奶农生计也遭到重大影响,不少奶农被迫把无法出售的鲜奶倾倒,更有农户开始宰杀乳牛。
国务院办公厅星期五(19日)深夜发出通知,当中表明对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症的婴幼儿给予免费检查、治疗,务求使患病婴幼儿尽快恢复健康。
通知也要求对奶制品行业开展全面整顿。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帮助奶农扩大销售渠道;下令农业部、财政部研究对奶农的扶持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还重申要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又称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及时、主动、准确发布相关信息,让群众了解真实情况。
中国中央电视台则播出了伊利、蒙牛和光明三家乳业集团高层负责人表示道歉的采访片段。三家企业都表示会为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负责到底”。
2008年9月20日星期六
BBC:“三鹿奶粉事件反映政企不分仍在”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